虽然肾脏在人体内,我们无法直接看到,但可以通过肾功能来了解,患者的肾病是否严重,也就是肾脏损伤的情况,那么如何通过肾功能了解病情呢?今天,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就为大家解答。
一般来讲观察肾功能的情况,主要是根据四个指标:
24小时尿蛋白
在临床上检验肾脏是否异常,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尿蛋白,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泡沫尿,就是在排尿的时候观察尿液是否会形成泡沫,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泡沫都是蛋白尿,因为尿液形成泡沫的原因比较多。不过,有一个小技巧,那就是观察尿液出现泡沫后是否能够很快的消,如果长时间不消的话,那蛋白尿的可能性就比较大,应该尽快去医院检查。如果只是偶尔出现一次泡沫,而且很快消,尿液检查也没有问题,则不用太过担心。
可以说,蛋白尿能够反映肾脏损伤的情况,并且可以判断肾脏疾病的预后是好还是坏。如果在初期肾脏损伤没有蛋白尿或者只有少量蛋白尿,那么就表明病情并不严重,预后一般较好,尤其是24小时尿蛋白量如果长期保持在500mg以下,那就很不错了,表明肾功能长期稳定。而如果能在300mg以下,甚至不用过于积极治疗,只要控制饮食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,或者说跟正常人没啥区别,更不用太担心肾病会进展到尿毒症的阶段。
24小时尿蛋白在1g以下,为轻度蛋白尿,预后就比较好,不必过于担心出现肾衰竭的情况;不过如果超过1g但在之间,那么就要警惕肾功能的变化了,肾病出现进展的几率会大幅升高,也就是说出现肾衰、尿毒症的几率提高了;如果蛋白尿超过了,就是重度蛋白尿了,一般诊断为肾病综合征。不过,也不是所有的肾病都如此,比如膜性肾病,不少患者当时的蛋白尿也会超过,但也会好,只是病情进展到后期的话,还是有肾衰的风险。
所以,总结一句话就是,蛋白尿越低对肾脏影响越小,预后越好,所以治疗也多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患者控制蛋白尿。
血肌酐
在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测时,有一项重要的指标是血肌酐,血肌酐是人体的一种代谢废物,一般都会随尿液排出,不受尿量的影响。所以,我们可以通过血肌酐的情况,了解肾脏代谢功能是否正常,也就是肾功能有没有异常。
不过,由于肾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,也就是超负荷运转,肾小球滤过率降到50%以前血肌酐都可能是正常的,所以这个指标有一定的滞后性,往往发现血肌酐出现问题,就意味着肾功能已经出现问题,甚至损伤超过了50%。出现血肌酐增高,此时还不是特别晚,患者应该积极治疗,避免肾功能过快下降,还可以保证患者病情长期稳定,避免进入肾衰竭阶段。
血肌酐的正常指标为,男性53-106 μmol/L,女性44-97 μmol/L,各地可能因为医院的标准不同有差距。如果,血肌酐超过了265umol/L,这就到了一个临界点,肾病患者会出现血肌酐增幅加快,各种并发症出现,肾衰不可避免等情况,诊治会威胁到生命。此时,患者往往就是错过了治疗时间,预后比较差。
血压
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病的因素之一,但有些人并没有高血压,而肾病随着逐渐发展也可能导致血压上升,高血压状态对于肾病治疗不利,可能会加重蛋白尿和水肿,甚至加速肾病走向肾衰竭。
对于肾病患者,血压控制应该在130/80mmHg以下,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后的老年人可以适当放宽,但也不能高于140/90mmHg。
在这里就要跟大家说说吃降压药的问题了,在很多人的观念里,长期服用降压药会伤肾,其实现在的降压药物有多种,部分降压药物对于肾脏还有保护作用,只要肾功能较好,长期服用可以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,所以如果肾病患者出现高血压,应该严格按医嘱服用降压药,这才是真正的护肾方法。
血脂
肾病患者一般也会伴有血脂升高的情况,这主要是肾病进展后,出现蛋白尿、低蛋白血症,导致肝代谢异常,血脂合成增加导致的,出现高脂血症。
长期血脂偏高会加快肾脏的损伤情况,因为肾脏主要是通过肾小球实现功能,而肾小球主要就是血管球,当血脂增高会导致肾脏的血管出现堵塞,如果肾脏供血动脉也出现堵塞,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肾损伤,比如肾萎缩、肾功能下降等等,如果本身就是有肾脏疾病的话,会出现急慢性肾衰竭。
此外,如果是糖尿病引发的肾病的话,血糖也是观察糖尿病肾病预后的指标之一。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大家: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情况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、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避免延误病情。
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19号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