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为天性,美食当前,很多人总是抵挡不住诱惑,但你知道吗?其实有些肾病也是吃出来的。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,肾也会被“吃”坏,谨“肾”饮食,别让填饱肚子的食物变成要命的“凶手”。
肾脏是怎样被“吃”坏的?
肾脏里有100万-200万个肾小球,肾小球其实就是毛细血管七缠八绕卷成个团,就像是个筛子,个头较大的血细胞和蛋白质会被留在筛子上,也就是留在血液里;个头较小的物质如葡萄糖、氨基酸等,和水一起穿过筛子,离开了血液。
高盐、高糖、高脂的饮食会破坏肾小球滤过膜。日久天长,网洞有变小的、变大的、拉长的、拧歪的、堵死的。于是,像蛋白质这样原本不能通过的东西,偶遇一个突然拉大的洞洞,趁机钻进了尿里,蛋白尿就来了。蛋白质沉积在滤过膜上,还会导致滤过膜变厚,增厚的滤过膜挤压着毛细血管,后连血都流不进来,这个肾小球就死掉了。
随着死去的肾小球数量增多,肾脏功能不断下降,能进入肾脏的血液越来越少,尿液就越来越少,肾脏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,这就是终末期肾病了。
警惕食物中的“隐形盐”
“做人呢,要紧的就是开心。饿不饿?我给你煮碗面。”熟悉的台词,熟悉的味道。
很多精加工的面条为了保持劲道口感都会往面里加盐,而我们煮面的时候还要加调味料和盐,这样一来盐就超标了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打饼干类的食物,它含有的碳酸氢钠、氯化钠其实就是盐和碱。
正常人每天摄取的盐应该控制在6克左右,就是一个酒瓶盖的量。
蛋白质的两大误区
误区一:过量摄入
近几年,蛋白质补充剂(俗称蛋白粉)越来越流行,除了健身达人常将它当作日常替代膳食之外,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有事没事来两勺。
我们每天所需的蛋白质是一定的,如果过量,就会增加肾脏的工作量,长此以往,肾脏就会被累坏。
误区二:谈“白”色变
很多肾病患者特别恐惧蛋白质的摄入,一看到有蛋白尿就不敢吃肉蛋奶,但是如果完全不摄入蛋白质,对病情的稳定非常不利。
肾病患者更要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取,也就是动物蛋白的摄取。比如“鱼肉蛋奶”就是优质蛋白,每天都要吃,吃的量我们可以参照一个口诀:“56789”原则
“5”:一两白面、一两大米各含5克蛋白质。
“6”:一个鸡蛋、一杯牛奶(200毫升)各含6克蛋白质。
“7”:一两鱼虾各含7克蛋白质。
“8”:一两鸡肉、鸭肉各含8克蛋白质。
“9”:一两猪肉、牛肉各含9克蛋白质。
当然,任何食物都不能摄入过量。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大家: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情况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、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避免延误病情。
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19号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