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穿刺是帮助判断肾病病理类型的一项重要检查项目,是肾病治疗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项检查。“肾穿刺能治病吗”“不能治病还有必要做吗,花钱还受罪”等等这些问题是不少肾友在面对肾穿刺时提出的疑问。今天,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就为大家讲一讲肾穿刺的相关知识。
如果单纯说肾穿刺能治疗肾病吗?答案是不能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肾穿刺能够起到 辅助治疗的作用,在明确病理类型后,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到肾脏内部细胞的损害情况,然后给予更针对性的治疗,对延缓肾功能的进展起到积极作用。
因此不能忽视肾穿刺在治疗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,当然诊断功能更不容置疑。
此外,还有部分患者担心不是能不能治病,而是会不会伤肾的问题。一提到要穿刺,再听其他病友一说,脑子中就脑补了很多画面:穿刺后会不会腰痛、出血、甚至病情加重?
其实很多患者对于肾穿刺的恐惧,主要原因是不了解这项检查。
今天就来说说肾穿刺到底是什么样一种检查?如何操作?有什么注意事项?
肾穿刺检查的历史
肾穿刺活检作为一项成熟的检查,已经有百年的历史,一例穿刺活检,、其实是手术形式的。但为减轻对肾脏及身体的损伤,经过不断研究改为了“针穿刺”,相对来说创伤更小,简单易操作、时间更短风险更小。
肾穿刺活检的过程
肾穿刺并不是“盲穿”,首先要通过超声引导定位,定位准确后再针对肾脏病变的病理组织进行穿刺,然后进一步的在光镜、荧光染色、电镜下观察病理组织。
在穿刺之前,患者需要保证病情的稳定,提前做好肾脏B超、尿常规、血常规、血生化、凝血功能各项检查,以避免穿刺意外的发生,还有部分药物也需要停药满足1-2周时间。
肾穿刺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做!
除了暂时不符合穿刺要求的患者不能做,还有一些患者禁止做。比如已经肾衰竭的患者、多囊肾患者、马蹄肾患者等等。
但有些患者建议做:血尿伴有大量蛋白尿(超过);单纯大量蛋白尿;肾病综合征成年人患者。这些患者如果在用药干预后,尿蛋白下降不明显,病情仍没有好转,建议肾穿。
其实评估肾穿刺检查的主要指标就是尿蛋白,以查清楚肾小球及肾小管等组织受损情况,阻止更多尿蛋白的漏出。
肾穿刺后需要注意两点并发症:一是肾脏出血,二是感染。出血一般不是很严重,及时控制看稳定,关键是穿刺后24小时内肾友要注意卧床休息。感染的发生注意是卫生问题,这点大多能避免。
这些特异性检查,也可以代替肾穿刺!
讲这么多并不是说肾穿刺是判断病理的检查。有部分指标完全可以替代穿刺。
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是判断膜性肾病的指标;免疫淋巴细胞检查可查清免疫缺陷问题;尿蛋白组分的检查,可对15种尿蛋白和非蛋白氮类物质进行定量分析,区分肾小球、肾小管等部位的损伤等等。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大家: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情况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、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避免延误病情。
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19号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