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> 肾病百科 > 糖尿病肾病 >

怎么保持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稳定
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(原河南淇县同济肾病医院)

尿蛋白是慢性肾病发病后的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症状问题之一,但衡量地区肾病的严重影响程度,只看尿蛋白水平含量是不可取的,关键是我们要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。

通过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指标变化,我们可以判断肾病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,那么对于不同病理的肾病患者来说,到底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到多少才算是比较稳定的呢?

1、糖尿病肾病、狼疮性肾炎、膜性增生性肾病、新月肾小球肾炎

这几类肾病大多数使用进行免疫系统抑制剂后很难起效,而且对于病情进展较快,因此,患者别太寄希望于尿蛋白能否转阴,只要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将自己一点便算是一个成功的,慢慢讲,慢慢学习积累以及治疗作用效果。

2、微小部分病变治疗肾病、膜性一期临床肾病、轻度系膜增生导致肾病、紫癜肾

在这些类型肾病中,免疫复合物的损伤不明显,病理改变较轻,且肾组织结构没有明显损伤。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通过治疗降低到正常(低于)或接近正常。

3、 Iga 肾病1-3级,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病,对免疫疗法敏感的膜性肾小球肾炎

本病多伴有明显的病理改变、免疫复合物沉淀、尖峰和细胞增殖。 蛋白尿治疗通常不能恢复正常水平,因此24小时蛋白尿定量控制在理想情况下。

4、膜性肾病

于膜性肾病患者一般而言,尿蛋白的危害我们没有一个那么问题严重,即使无法进行临床治,用“激素+免疫抑制剂”治疗后,尿蛋白也能显著水平下降,降至4g以下,肾脏功能损伤风险影响较小,而且预后具有较好。

4-5级IgA肾病,严重系膜增生性肾病,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

这部分肾脏疾病,肾细胞常有坏死,长期治疗对其激素不敏感,因此尿蛋白一般较高。只要24小时尿蛋白定量稳定在1g 以下,肾损害的风险将大大降低,使治疗目标基本实现。

这是不同病理类型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的情况。这些情况的前提是患者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;另一个是测试结果的准确性。所以24小时尿蛋白量一定要达标,才能预防检测结果没有误差。
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:患者要在研究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,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相关疾病,患者要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,让自己能够更好的控制病情。

相关文章推荐
豫ICP备15032060号-2 | (豫)中医广【2025]第01-14-007号

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19号

联系我们